手机版 拔剑论功网
[37]在人民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有了完全的民主权利,同时也有着完全的义务。
[8]此外,人大代表或者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个人监督意见如何能够集中到最后形成的常委会意见中,也缺乏一个有效机制,这导致一些地方人大代表或者常委会委员认为,人大监督说了也白说。集体行使职权的方式是会议形式。
例如,广州市人大为了适应预算监督的需要,就在2012年新设立了预算工作委员会。根据一般法理原则,对于公权力而言,法无授权不可为。与此同时,在专委会委员中,绝大多数都是兼职委员,没有时间精力保障其充分履职,在人大制度中也没有足够的履职约束和履职激励来促使委员们充分履职。[7]张光旭:《对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监督的思考》,《人民代表报》2014年5月10日。常委会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后,由专门委员会就报告机关的整改情况听取汇报,进行跟踪检查。
综合《监督法》和上述《若干意见》的规定,可以归纳专门委员会在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的作用为: 第一,协助作用。(二)专门委员会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 常委会监督权没有充分行使好,固然有多方面的甚至系统的原因,但是从专门委员会的角度反思就在于,作为在常委会监督中起组织保障和工作基础作用的专门委员会没能充分发挥作用,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依申请进行审查,即根据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依法书面提出的审查要求或审查建议,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进行审查。
如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撤销常委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常委会批准的违背宪法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美国是最早建立这一制度的国家,尽管宪法未作规定,但联邦最高法院通过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了违宪审查制。2017年12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以来暨2017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
这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首次专项审议备案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健全备案审查制度,有利于完善宪法监督制度,为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宪法监督制度,体现了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设计,符合我国国情和国家体制,在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中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任进,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二是对象不同,前者包括但不限于规范性文件。违宪审查的内容主要有法律、法规的合宪性,国家机关权限争议,特定公职人员违宪事件,选举争议和受理宪法诉愿等。
加强宪法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需要加强合宪性审查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作程序,根据需要适时将备案审查的内部工作规则和程序性规定上升为法律规定,增强审查工作的透明度、社会公众的参与性。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指出,我们党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把实施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为保证宪法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和制度保障。随着监察法的制定,监察委员会将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权。十二届全国人大以来,针对部分地方出台规定突破法律规定、损害法律尊严等问题,法工委多次开展专项审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为了保障宪法实施,世界各国多建立了对宪法实施的监督制度即违宪审查制度,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以普通法院为审查机关。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作为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等开展备案审查,是宪法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
十二届全国人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备案审查工作列入每年的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工作计划,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建设,如2015年3月对立法法作出修改,对开展主动审查、提出书面审查研究意见、向审查建议人反馈、向社会公开等作出明确规定。这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有关机构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将进一步维护宪法权威,确保宪法法律有效实施,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向纵深发展。审查发现5件司法解释存在与法律不一致或其他问题,及时研究提出处理意见。二是以专门的机关作为审查机关,如法国宪法委员会、德国联邦宪法法院、韩国宪法法院等。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
十二届全国人大以来,共接收报送备案的法规4778件。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审查范围,如对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的行政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级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的设区的市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级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的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的两高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等,在备案审查基础上,逐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三是备案审查是事先审查,合宪性审查主要事先审查也可以是事后审查。
但二者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证中央令行禁止,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宪法法律尊严,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如根据2016年浙江省一位公民提出的审查建议,对有关地方性法规在法律规定之外增设扣留非机动车并托运回原籍的行政强制的问题进行审查研究,经与制定机关沟通,相关地方性法规已于2017年6月修改。
而对规范性文件实行备案审查,是维护宪法法律尊严、保障宪法法律实施、保证国家法制统一的重要制度安排。合宪性审查是强化宪法监督、维护宪法权威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方式,而备案审查是宪法监督的基础。可以预见,随着合宪性审查工作的推进,将强化宪法监督制度,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良法善治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全国人大常委会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撤销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撤销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的违背宪法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法工委对收到的审查建议逐一进行认真研究,对审查中发现存在与法律相抵触或不适当问题的,积极稳妥作出处理。但监督宪法实施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2016年12月,制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法规、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规程(试行)》等。因此,一切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既是宪法实施的主体,也是保障宪法实施的主体。
2014年9月制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对提出审查建议的公民、组织进行反馈的工作办法》。法工委对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的60件行政法规、128件司法解释逐件进行主动审查研究。
三是有重点进行专项审查,即为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配合重要法律修改、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或回应社会关注热点,有重点地对某类规范性文件开展集中审查。根据1982年宪法的规定,一切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家有关监督机关要担负起宪法和法律监督职责,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坚决纠正违宪违法行为。根据《立法法》第八十七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进入专题: 合宪性审查 宪法监督 。
根据宪法,全国人大有权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有权罢免国家领导人。可考虑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宪法监督委员会,以增强合宪性审查的权威性。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与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有权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内部,法工委与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办事机构的有关工作职责,需进一步整合,形成工作合力。
Copyright (c) 2018-现在 XML地图html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39]与之相应的是中央、地方与基层政府在维稳工作中的分工与角色:中央政府基于社会稳定与政治合法性的考量更加侧重从整体层面通过精神安抚的方式应对社会矛盾,其中既包括输出包括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等话语宣传,也体现在总体政策导向方面对弱势群体的倾斜。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企业网站源码 pbootcms教程 八戒站长 空间域名 海纳吧 三合一建站 多城市分站1